高一上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教学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上学期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上学期教学计划1高一上学期,是一个重要学习阶段的起始,也是高中三年语文学习的黄金时段。为让学生掌握高中语文学习的思路特点,热爱并投入地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扎实基础,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素养使其终身受益。为此,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教学计划2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课标”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学习的“蓝本”·现在使用的人教版英语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要话题来开展听说读写活动,共九个部分,即热身(warming up),听力(listening),说话(Speaking)预读(pre—reading),阅读理解Reading),课后阅读(Post—reading),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language stuty),小结,学习建议和趣味阅读·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呈现与训练,以及语法和句型等重点循序渐进,循环反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系统·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体系,用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新的体系呈现出来·
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新教材,研究新教材,理解新教材各个栏目的编写意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栏目的作用·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去理解新教材、适应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一方面我们又要努力站在新教材之上使用新教材,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对其进行大胆的取舍和重组,是教材为我所用,而不是被教材牵着鼻子走·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性,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做好初、高中的教学衔接工作,让学生了解和适应高中的英语学习;
3、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4、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使他们能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主动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一(4)(5 )班的英语课·2个班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弱·本人打算在高一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本着低起点,爬坡走,抓习惯的原则,长期不懈地抓好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习惯养成·指导思想是坚持“狠抓双基,改进学法,激发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
四·工作措施
1、继军训后结合学生初中英语实际状况,用两个星期从字母音标学起切实做好初中教材复习的工作,为平稳地向高中教材过度奠定基础,梳理初中知识,配发相应练习,通过习题讲练,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顺利进入新教材的学习·
2·为了使学生打牢基础不至于出现知识断层,本学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学生初中学过的但掌握不好的英语语音基础知识、英语时态、句式、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动词不定式以及部分掌握不好的词汇、短语、句型分插于新课教学中·
3、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尤其与旧大纲不同的地方,清楚哪些内容是新增加的,哪些内容是已经删掉的,哪些内容初中已经学的·认真研究新教材,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进行自习辅导和批改作业·
4、为了减轻高三听力训练的压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从高一就开始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除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外,还坚持每周三次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集体放听力·
5、单词一直是学生的难点、薄弱点,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要重视词汇教学,狠抓单词的记忆与巩固以及对词汇的意义与用法的掌握·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单词记忆方法和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
6、坚持每周一次作文训练,训练题材、方法力求多样化,并能及时进行讲评·坚持每天课前做值日报告和每周一篇的短文背诵检查·鼓励学生写英文日记,对个别英语特差的学生尽量多批改、多指导·
7、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教学的重中之重点,也是高考的重头戏·在单元教学中配发适当的阅读练习,在平时考测试卷中阅读篇幅占一定比例,突出重点·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8、坚持教学研究和相互听课,向同行学习,积极上网,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解决自己教学中的疑难和困惑·
高一上学期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和要求
认真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受益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新课程下的化学高考做准备。
二、具体工作和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研究新课标,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地转变,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
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
集体备课,教案基本统一。每一节课都有一个主备,然后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同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标准,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教案应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及时反思、归纳总结修改。备课组要做到资源共享。作业在完成课本上的习题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完成补充习题。
5、完成教材中必要的实验探究和演示、学生实验,并适当补充部分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三、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操作
1、备课要求
对于化学概念、知识与技能的备课,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同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基础来确定重难点,找出突破难点的方法,螺旋上升地安排核心化学概念、知识与技能的 ……此处隐藏16645个字……p>(2)了解全集、空集的意义,
(3)掌握有关的符号及表示方法,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培养学生的符号表示的能力;
(4)会求已知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会求全集中子集在全集中的补集;
(5)能判断两集合间的包含、相等关系,并会用符号及图形(文氏图)准确地表示出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结合的数学思想;
(6)培养学生用集合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子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 :弄清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
教学用具:幻灯机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集合、元素、集合中元素的三性、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等知识.
【提出问题】(投影打出)
已知 , , ,问:
1.哪些集合表示方法是列举法.
2.哪些集合表示方法是描述法.
3.将集M、集从集P用图示法表示.
4.分别说出各集合中的元素.
5.将每个集合中的元素与该集合的关系用符号表示出来.将集N中元素3与集M的关系用符号表示出来.
6.集M中元素与集N有何关系.集M中元素与集P有何关系.
【找学生回答】
1.集合M和集合N;(口答)
2.集合P;(口答)
3.(笔练结合板演)
4.集M中元素有-1,1;集N中元素有-1,1,3;集P中元素有-1,1.(口答)
5. , , , , , , , (笔练结合板演)
6.集M中任何元素都是集N的元素.集M中任何元素都是集P的元素.(口答)
【引入】在上面见到的集M与集N;集M与集P通过元素建立了某种关系,而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集合在今后学习中会经常出现,本节将研究有关两个集合间关系的问题.
(二)新授知识
1.子集
(1)子集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
记作: 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
当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时,则记作:A B或B A.
性质: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②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置疑】能否把子集说成是由原来集合中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
【解疑】不能把A是B的子集解释成A是由B中部分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因为B的子集也包括它本身,而这个子集是由B的全体元素组成的.空集也是B的子集,而这个集合中并不含有B中的元素.由此也可看到,把A是B的子集解释成A是由B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是不确切的.
(2)集合相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记作A=B。
例: ,可见,集合 ,是指A、B的所有元素完全相同.
(3)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 ,并且 ,我们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 (或 ),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
【思考】能否这样定义真子集:“如果A是B的子集,并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真子集.”
集合B同它的真子集A之间的关系,可用文氏图表示,其中两个圆的内部分别表示集合A,B.
【提问】
(1) 写出数集N,Z,Q,R的包含关系,并用文氏图表示。
(2) 判断下列写法是否正确
① A ② A ③ ④A A
性质:
(1)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若 A ,且A≠ ,则 A;
(2)如果 , ,则 .
例1 写出集合 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解:集合 的所有的子集是 , , , ,其中 , , 是 的真子集.
【注意】(1)子集与真子集符号的方向。
(2)易混符号
①“ ”与“ ”:元素与集合之间是属于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是包含关系。如 R,{1} {1,2,3}
②{0}与 :{0}是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 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如: {0}。不能写成 ={0}, ∈{0}
例2 见教材P8(解略)
例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1) 表示空集;
(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3) 不是 ;
(4) 的所有子集是 ;
(5)如果 且 ,那么B必是A的真子集;
(6) 与 不能同时成立.
解:(1) 不表示空集,它表示以空集为元素的集合,所以(1)不正确;
(2)不正确.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不正确. 与 表示同一集合;
(4)不正确. 的所有子集是 ;
(5)正确
(6)不正确.当 时, 与 能同时成立.
例4 用适当的符号( , )填空:
(1) ; ; ;
(2) ; ;
(3) ;
(4)设 , , ,则A B C.
解:(1)0 0 ;
(2) = , ;
(3) , ∴ ;
(4)A,B,C均表示所有奇数组成的集合,∴A=B=C.
【练习】教材P9
用适当的符号( , )填空:
(1) ; (5) ;
(2) ; (6) ;
(3) ; (7) ;
(4) ; (8) .
解:(1) ;(2) ;(3) ;(4) ;(5)=;(6) ;(7) ;(8) .
提问:见教材P9例子
(二) 全集与补集
1.补集:一般地,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 ),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 ,即
.
A在S中的补集 可用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性质: S( SA)=A
如:(1)若S={1,2,3,4,5,6},A={1,3,5},则 SA={2,4,6};
(2)若A={0},则 NA=N*;
(3) RQ是无理数集。
2.全集:
如果集合S中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全集通常用表示.
注: 是对于给定的全集 而言的,当全集不同时,补集也会不同.
例如:若 ,当 时, ;当 时,则 .
例5 设全集 , , ,判断 与 之间的关系.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