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覆盖调研报告

时间:2024-12-07 17:06:17
十个全覆盖调研报告

十个全覆盖调研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十个全覆盖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十个全覆盖调研报告1

“督导什么?可不是呼啦啦下去走一圈。要取长补短,干事有准头才行。”自治区驻呼市调研督导组组长刘玉华一语中的。

从早上7点50出发,到下午5点,这支由14人组成的学习观摩团马不停蹄地参观了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的13个“十个全覆盖”工程示范点,向这些地方的干部学习取经。

村民们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说:“大周末的都不休息,这样有劲头的干部肯定能干成事。”

做群众工作就得有耐心

时间:9月22日

地点:玉泉区后本滩村

人物:李福来刘俊文国过海吴庆英赵长青

中午12点半,刚刚结束一上午的劳作,小黑河镇后本滩村参加村里修路的村民与施工队的工作人员准备吃饭,一时间他们的谈笑声吸引了大家。

“新生活给我们村里人带来了新希望,今非昔比啊!”55岁的李福来一脸兴奋地谈到,“院子里铺了砖,院墙也给粉刷了,还给换掉了破窗户,以前不知道‘十个全覆盖’是个啥,现在工程一铺开,大家都说好。”

驻村第一书记刘俊文告诉记者,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村民们越发爱惜现在的村貌,不少村民找到村委会要求添加垃圾箱,妇女们更是每天几拨,到修建好的广场上跳健身舞,那些平日里爱说风凉话的村民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你看,以前想盖房没钱,现在国家给补贴1万5,起码材料费就够了。”在乌兰巴图村见到驻村第一书记国过海时,他正忙着给村民做明年“十个全覆盖”工程动员工作。

一旁的村民吴庆英听了这些,拿出电话给大儿子王国英拨去了电话:“儿子,你说我们交点儿钱、政府再给补贴点儿,咱家盖个新房子是不是个好营生?”原来,她看到别的村都修了路,盖了新房子,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能轮到他们村。

“我们村虽然有少数人还不太理解,但是做群众工作就得有耐心,‘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可不行!”从20xx年9月就驻村到现在,国过海跟村民早已熟悉并成了朋友。无论是在房前屋后的偶遇,还是在田间地头共同劳作,相互间总是热乎乎的。

沿着209国道一路行来,过去路两边脏乱无序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青砖路面,挂着鲜亮招牌的小饭馆,以及一眼望去或白墙灰瓦或灰墙红瓦靓丽新居。

老百姓支持,老百姓参与,最终让老百姓受益,“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暖到了百姓心坎里。

自治区万名干部下基层“推进四个全面、加强重点工作落实”启动后,派驻呼市的31名调研督导组成员和呼市千余名干部组成的推进组成员马不停蹄走村串户,行走在秋日丰收的大地。

每到一处,督导组成员都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村民说,这些下乡驻村干部工作不做假,白明黑夜地忙活在村子里,我们看着都觉得很辛苦。

10天走访35个自然村

时间:9月18日

地点:托县郝家窑村

人物:郝争平李志田孙世俊赫三三

清晨,站在托县郝家窑村东边山梁上远远望去,黄河从村子西边缓缓地流过,薄薄的晨雾中,一排排红瓦黄墙的房子错落有致,漫山遍野的葡萄架一望无垠。

走进村里,宽阔的硬化水泥路、古色古香的民俗博物馆、各式各样的农家乐饭庄,还有休闲广场、亭台栈道、足球场……很难想到,这97亩地,去年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废弃砖窑。

“环境美了,足不出户就能把农产品卖出去,以前1块钱的葡萄现在能卖到10块呢!”当了16年村支书的郝争平深有感触,“村里大大小小农家乐有31家,收入非常可观,还带动了村民就业。几年前还是县里倒数的贫困村,现在成了有名的幸福村。”

自治区驻呼和浩特调研督导组托县组组长李志田,从9月7日到托县开展工作以来,白天下乡镇、村调研了解情况,晚上通过调研督导组建立的微信群说工作、写材料。仅仅10天,他走访了35个自然村,近百户村民。

李志田介绍说,“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资金上,托县低洼盐碱地多,改造的成本较高,资金比较紧张。我们会及时与县委、县政府沟通,建议一方面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发动群众出工出力,另一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想办法向社会筹集资金,共同推进这项工作。”

同样,呼市纪委派驻到郝家窑村里的第一书记孙世俊每天吃住在村委会,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当好“十个全覆盖”的宣传员、指导员和服务员。

顺着一条两侧栽植松树的硬化乡村小路,督导组一行走进村民赫三三家。院子里郁郁葱葱的葡萄藤上挂满了紫色的葡萄,窑洞式的窗户宽敞明亮,屋子里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井然有序。说起装修一新的房子,赫三三乐得合不上嘴:“没有政府的补贴,我们哪能拆了土坯房住进这么好的砖瓦房?”

自治区驻呼和浩特调研督导组常务副组长赵长青谈了一些体会:“调研督导工作中,我觉得要坚持3个原则,一是上下联动的原则,及时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决策贯彻到村到户,把基层的情况及时向各级党委、政府反映。二是突出重点的原则,督导组和推进组对每一个村建档立卡,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督导。三是一盘棋的原则,要与当地党委、政府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做好3项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

边看边问边记边拍 学习取经取长补短

时间:9月19日

地点: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

人物:高怀京李锌等督导组长

“我们观摩学习的第一站是大路镇小滩子村,这村子变化真是大……”9月19日上午9点,准格尔旗旗委副书记高怀京一上车就直奔主题,跟自治区调研督导组一行人介绍起这个村子来。

虽已9月,道路两边仍是杨柳依依,苍松翠柏,大巴车沿着绿意匆匆掠过村南口的大型“乡风文明”标志碑后,缓缓地停在一片依地势而建的西北大院前。在绿树掩映下,一个宛若世外桃源的小村庄出现在大家眼前。顺着油路往村里走,随处可见忙碌装修新房的场景。

“房子美观了,这下水啥时候弄呀?”一位大姐拉住高怀京问道。

“你看,这屋前屋后都没硬化,就是为下一步安装排水管预留的。”有了这样的回答,这位大姐的心就放下来,跟我们唠起村子的变化来:“以前墙都要倒了,过年都没人回来。你看现在这房子,男娃娃们也愿意领女朋友进门不是?一到假期,儿女们都回来了,热闹着呢。”

“不能光硬化,绿化也要跟上来;小红砖铺路大车一压恐怕就不行;2年就完成80%的工程任务了……”在自治区驻呼和浩特调研督导组清水河组组长李锌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着好几页观摩体会。

组长们边看边问边记边拍,还不时热烈地讨论着。“你看,拿木头栅栏围起来不比垒墙差,既能节约成本,还能保留乡村淳朴风貌。” ……此处隐藏25775个字……最美家庭、美丽庭院评选以及“德润草原·文明之行——志愿服务在行动”“中国梦尽责圆梦”“讲文明树新风”“身边好人好事”“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好家园”等活动,大力倡导农村文明新风,建立完善乡村道德体系,使其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形成家家争当“和谐家庭”,妇女个个争做“精巴好媳妇”,邻里之间争创“和睦邻居”的浓厚氛围,提高村民文明健康的水平。

截至20xx年年底,临河区累计评选10名道德模范、10名身边好人,推荐上报“中国好人”6人。先后组织自治区道德模范王建国,自治区自强模范、全市创业就业先进个人李凤玲,“内蒙古爱心大使”“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获得者敖其尔等人组成道德模范事迹巡讲报告团走进社区,开展了两次大型的道德模范巡讲和“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截至目前,临河区已先后在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陆续报道了“爱心大使”敖其尔、金川社区照顾瘫痪妻子的王忠平、解放社区“活雷锋”刘根泉等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

“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真没见过这么好的社会,买东西也不用跑远路,小卖部东西挺全;有个头疼脑热也不用扛了,家门口就能看病;以前出门是黄土路,现在硬化的水泥路都修到了家门口”家住临河区狼山镇富强村年过七旬的李大爷,说起现在的好生活,满脸笑意,“像我这样上了六十周岁的老人,每个月国家还给发养老钱了。”

20xx年,临河区完成危房改造1747户;完成155.55公里的街巷硬化任务;新建狼山水厂,改善了19个村6700户农户的供水条件和供水水质;新建份子地、古城等4个幼儿园;新建改造标准化卫生室44个;完成65个村的文化活动室器材配送;投资45万元,为54个便民连锁超市装修店面,统一更换牌匾;完成农网升级改造157公里,改造配电变压器125台;完成6720户电视户户通工程;新农合实现全覆盖,农村养老保险覆盖173个村、分场的126880人,为1295名80岁以上农村老人发放老龄补贴462.36万元。

打造典型

以高速公路、铁路沿线、绕城公路和示范点沿线为重点,以撤小村并大村为契机,以产业调整、土地流转、集镇建设为切入点,精心筛选了一批交通便利、人口居住集中的村庄和移民村作为集中覆盖试点,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加大项目资金整合与财政资金投入,打造了双河九庄、八一联丰、图克镇新民村、狼山镇富强村、白脑包镇永清五组等一批规划合理、功能齐全、道路通畅、环境整洁的示范点。

将“十个全覆盖”与新农村建设、集镇建设、生态移民、扶贫攻坚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和资金效益,一举建成了双河镇李玉村、新华镇哈达四组、曙光永强村等特色鲜明、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一体化推进的典型。为进一步开拓思路、借鉴经验,临河区还召开了由区党政领导、区直单位、乡镇农场,村(分场)负责人200余人参与的“十个全覆盖”工程观摩会,实地观看了“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建设成果。

将“十个全覆盖”工程和改造厕所、围墙、生态环境建设等统筹起来,积极畅通“一事一议”、企业帮扶和群众自筹等资金渠道,高标准实施了狼山集镇的道路建设、路灯改造、污水管道铺装。在此基础上,按照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拓展的思路,不断加快绿化美化、垃圾清运、镇容村貌整治和柴草堆、粪堆等清理整治工作。忽如一夜春风来,“十个全覆盖”像温暖的春风吹拂在元宝山区农村的每个角落。自来水、柏油路、文化墙、大超市,田间地头、生机勃勃,街头巷尾、春潮涌动。一幅“乡村美丽、百姓幸福”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然而,如何让“十个全覆盖”的春天永远留在这里?如何让农村群众拥有一份持久的幸福?元宝山区委、政府将目光投向了远方,积极探索“十个全覆盖”可持续建设模式,谱写出一首“惠农”曲。撑起面子,建立“十个全覆盖”长效管护机制

“十个全覆盖”的第一张成绩单,要从村容村貌上打分。走在五家镇望甘池村的大街上,诗意的墙面、整洁的街道、干净的庭院让人流连忘返。“我们村能这么美,都是‘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建设成果,我们要加强环境卫生常态化管护工作,让村子一直保持这种美。”望甘池村党支部书记王化金说,目前村里完善了《卫生保洁制度》、《门前三包责任书》、《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责任书》等制度,调动了村民参与卫生管护的积极性。

作为一项真正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元宝山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本着“三分建设七分管护”的理念,积极加强后期管护工作。记者来到元宝山镇四合村,曾经“七沟八梁一面坡”的老村子,如今几百户村民喜迁新居。在便民连锁超市里,一位正在选购商品的老人说起“十个全覆盖”,一脸喜悦:“前几天我老家亲戚来了,先是找不到我们村了,后来找到了就是惊讶,羡慕我们村子建设得像城里一样!”缝好里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除了村容村貌,“十个全覆盖”让农村真正美起来的还有“主人”的精神风貌。在望甘池村,一张以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命名街巷的鸟瞰图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按照图纸,记者走访了住在吉祥街友善路的村民潘玉川家。55岁的潘玉川是一名机械维修师傅,被当地村民称作“潘万能”,工作之余免费为村民们做零活,修农用车、修家电、接水管。得知自己家被村民们推选为“友善”家庭,老潘笑着说:“谁有需要就帮谁呗!”

说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命名街巷路的初衷,村里的工作人员说:想让大家记住历史,记住“十个全覆盖”工程,也想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地印到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

元宝山区坚持将“十个全覆盖”工程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新农村助力。鼓足钱袋子,产业发展为群众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近两年来,元宝山区坚持跳出“三农”抓“三农”,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壮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做强菜、乳、肉主导产业,加快构建“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走进平庄镇前进村锦绣山下的大棚,感受到的是一片暖意。棚里的油桃花开了,粉红色的桃花俏生生地挂满枝头。村党总支书记徐瑞介绍说,近年来,村里把集体经济由地下转到地上,从挖煤变为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昔日荒凉的山坡彻底改变了旧日模样,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生态观光农业区和现代生态牧场园区。目前,前进村锦绣山治理工程已建成水平梯田6000亩,种植紫花苜蓿20xx亩,栽植果树经济林4000亩。规划建成高标准大棚300栋,种植樱桃、蓝莓、火龙果等水果,每年为村集体收入增加4000多万元,让全村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截至20xx年底,该村在“十个全覆盖”工程中累计投入资金5300万元,除上级财政资金外,其余全部为村集体投入,以锦绣山为中心的农牧林果等生态产业作为全村经济的重要支点,帮助前进村完成了“十个全覆盖”工程及其后期的管护和运转,真正做到了产业发展反哺“十个全覆盖”,让农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在元宝山大地上,更多有关“十个全覆盖”的精彩故事还在上演,更多为“十个全覆盖”而辛勤忙碌的人还在努力,在元宝山区委、政府的带领下,他们将跟随着“惠农”的主旋律,共同谱写一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胜利之歌。

《十个全覆盖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